不肖份子手法以「幫我們家寵物投票」、「幫孩子的繪畫作品投票」等名義,引導用戶需「登入LINE後」才能進行下一步。然後利用假的登入頁面,讓用戶在頁面上留下LINE帳號的電話號碼、密碼,以及「簡訊認證碼」,此時用戶的帳號就會被盜取了。請留意,任何LINE登入「網頁」,都不需要「輸入簡訊認證碼」,也不需要「點選移動帳號選項」。因此,只要在任何「網頁」看到上述兩點,就可以100%確認是帳號釣魚。
1、 假網友於社群媒體建立人際網絡,並透過親友拉親友入群的方式,擴大受害圈。
2、 真親友介紹假專員LINE。
3、 假專員誘導註冊不明投資平台,再介紹假營業員LINE辦理入金。
4、 假營業員得手多筆款項後,失聯。
常見犯罪手法及話術如下:
免費領取投資秘笈
投資書籍限時免費領取
股票健檢、持股診斷
ETF投資分享
LINE投資群組股票分析、操盤教學
內線消息當沖佈局,跟著大戶當沖獲利
優先低價申購新股
掌握股票抽籤系統漏洞必中籤
AI投資機器人
資金透過投資APP直接進入交易所,具有優先買賣權
虛擬貨幣投資獲利計劃,投入越多獲利越多,獲利後需收取看似合理的服務費
臨櫃匯款或轉帳不可備註原因
叮囑臨櫃匯款須告知行員為工程款/房屋修繕裝潢款/借親友錢(因保密條款不可說為投資,外資會遭打壓/警方在查內線交易)
由專員面交收取下單儲值金額,收取後由專員協助儲值進公司系統
金管會通知出金需先繳納稅金
為避免涉及洗錢。需繳納自證金
交易量龐大,需先繳交擔保金給金管會審核撥款
系統偵測交易風險,需繳納風險認證金
防詐小撇步
1、 投資,請循合法管道,才有保障。
2、 為確認投資公司、投資網站的合法性,請洽金管會諮詢。
3、 不要點擊陌生人提供的連結。
4、 投資,卻要轉帳個人帳戶,必是詐騙。
傳送看似緊急的假監理站罰單email,誘使點擊假繳費網址。
假繳費網站誘導輸入信用卡資料,實則完成信用卡盜刷。
常見犯罪手法及話術如下:
「[某某銀行]通知:您的帳戶因異常操作已被暫時凍結,請立即點擊以下連結進行身份驗證:[惡意連結],以免影響使用。」
「[快遞公司名稱]提醒:您的包裹配送失敗,請點擊:[惡意連結] 重新確認地址,否則將退回寄件人。」
「財政部:您的退稅金額尚未領取,請立即點擊以下連結輸入帳戶資料完成領取:[惡意連結]。」
「[購物平台名稱]提醒:您的訂單因付款異常被暫停處理,請點擊:[惡意連結] 確認付款狀態。」
「[社群網站名稱]提醒:您的帳號異常登入,請點擊以下連結確認身份:[惡意連結],以免帳號被停用。」
「親愛的用戶:我們的系統正在升級,請點擊:[惡意連結],完成系統更新以保持服務正常。」
「[金融機構名稱]通知:您的貸款申請已批准,請點擊以下連結確認信息:[惡意連結]。」
「[通信公司名稱]提醒:您的話費尚有欠款,請立即點擊:[惡意連結] 繳費,否則將暫停服務。」
[醫療機構名稱]提醒:您的檢測報告已出,請點擊:[惡意連結] 查看詳細報告。」
利用熱門偶像演唱會搶票期間,在社群媒體張貼轉售門票假訊息,吸引追星族目光。
假賣家佯稱人不在台灣,無法面交實體票券,只能轉售電子票,並誘導使用虛假的第三方平台App進行交易。
以「升級會員」、「涉洗錢嫌疑」等話術,誘導多次轉帳
常見犯罪手法及話術如下:
珠寶買賣直播
賭石直播
緬甸戰爭大量便宜珠寶出售
優惠價購買餐券
便宜價二手車
LV包包特賣會
代購演唱會門票
要求以LINE私下交易
先匯款保留商品
提供一頁式網站下單
商品可面交,但都在偏鄉,或面交時間約不到,只好改成匯款後寄送
提供多個不同帳戶供匯款
匯款後即消失或封鎖
寄出之商品與廣告不符且明顯低價
1、利用熱門偶像演唱會搶票期間,在社群媒體張貼轉售門票假訊息,吸引追星族目光。
2、假賣家佯稱人不在台灣,無法面交實體票券,只能轉售電子票,並誘導使用虛假的第三方平台App進行交易。
3、以「升級會員」、「涉洗錢嫌疑」等話術,誘導多次轉帳。先要求超商繳費,再以金流有問題等理由,要求匯款才能出貨及返還金額
防詐小撇步
1、網路購物,請循合法管道,才有保障。
2、購買演唱會門票,請以官方平台、勿以不熟悉的網站或APP交易。
3、交易失敗後,但凡出現「升級會員才能退款」、「可能有洗錢嫌疑」等關鍵字,不要懷疑,這是詐騙!
4、有任何疑問,請撥打165諮詢。
利用社群媒體廣告,宣稱出租帳戶即可輕鬆賺租金。
要求交付帳戶及提款卡,並提供網銀帳密。
利用帳戶收取詐款或洗錢,直至帳戶被凍結或停用。
常見犯罪手法及話術如下:
冒充銀行客服,通過電話或簡訊聯絡受害人,聲稱需要驗證卡片,要將卡片寄回。
冒充銀行客服,聲稱要處理異常交易,需要提供金融卡資訊。
仿冒銀行網站或APP,誘使受害人輸入金融卡資訊或登入憑證。
透過社交媒體或電話等方式,與受害人建立信任關係,誘使受害人透露卡片資訊。
聲稱受害人贏得獎品,並要求受害人支付一筆「保證金」或「手續費」,要求提供金融卡資料進行扣款。
張貼尋找家庭代工,稱需要提供金融卡進貨。
寄用不到的提款卡換取現金。
宣稱健保公益基金中獎,需寄金融卡。
假冒檢察官聲稱涉及洗錢,要求交付金融卡。
張貼徵才廣告,要求提供金融卡及密碼。
假冒行員,稱快放假或是假日沒上班,要求民眾將證件、存摺和金融卡放到火車站的置物櫃裡
徵打字員廣告。
防詐小撇步
1、帳戶、提款卡及密碼是個人財務安全核心,切勿出租或交予陌生人。
2、任何聲稱出租帳戶可賺錢的廣告,都是詐騙。
3、發現帳戶有異常活動,應立即聯繫銀行或撥打165專線。
在社群媒體刊登低於市價的租屋資訊。
要求先支付訂金或租金,才能看屋或簽約。
常見犯罪手法及話術如下:
租屋廣告,房間美價格實惠
刊登廣告貼文,稱可以代辦看護證
假冒票券網,優惠價格
稱看房人數眾多,前面還有好幾組,如先匯款訂金可以優先看房
預付訂金才能保留物件
先匯款代辦費,稱收款後3天內辦好
於網頁指示輸入【信用卡號、姓名、電子郵件】等資訊,即可登記購票
變更見面看房時間,稱直接預付半年租金享有優惠價格,並傳送假租屋合約
匯款後即消失
信用卡遭盜刷
防詐小撇步
1、網路租屋,卻聽見看屋優先權,一定是詐騙。
2、網路租屋,應洽房屋仲介公司,或租屋網站等正規管道辦理。
3、沒有看到房屋實體,不要支付任何訂金或租金。